学科建设

重点(扶持)学科中期检查报告
发布时间:2017-04-17    作者:     浏览次数:

目前我校有校级重点学科(12):学前教育学,生物学,中国史,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汉语言文学,英国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地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 校级重点扶持学科(6):课程与教学论(数学),物理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化学,旅游管理,体育学。依据学校《威尼斯wns8885556|中国有限公司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办法》中第六条有关规定,在3年建设期内,获批的校级重点学科在科学研究方面应至少完成以下(一)至(四)任务中的3项;校级重点扶持学科在科学研究方面应至少完成以下(一)至(四)任务中的2项。

(一)承担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厅局级科研项目和3项横向合作项目。人文社会科学类项目到账总经费至少10万元,自然科学类项目到账总经费至少15万元。

(二)至少正式出版2部学术专著或3部教材。

(三)在本学科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至少12篇,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类有3CSSCIA&HCI、人大报刊资料收录、新华文摘(全文)或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收录论文,自然科学类有3篇以上论文发表在CSCDSCIEIJA)、ISTP源期刊上。

(四)获厅局级奖3项以上(含3项)。

(五)加强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研究,获批省级教改项目2项或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

(六)服务地方需求,推动产教融合与校企、校地园合作,新增校级以上实习实训示范基地4个。

对照以上文件中的具体要求,对上述重点学科及重点扶持学科进行了中期检查,通过查阅上报的各重点学科及重点扶持学科的中期考核表,各重点学科及重点扶持学科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尤其是在高级别项目、论文及获奖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初步完成预期工作目标。具体简介如下:

一、高级别获奖:物理学重点扶持学科首席学科带头人李应乐教授2016年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实现了我校教师省级科技成果奖励新突破。

二、高级别项目立项方面:中国史获得国家级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教育学获得陕西高等教育管理重大问题课题研究项目1项;心理学,汉语言文学、体育学等获得陕西社科基金项目41项;化学、生物、计算机等学科获得2016年陕西省自然基金项目7项;共获得各类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立项51项(详见图1)。

三、科研成果方面:各重点学科累计发表科研论文769篇,其中,SCISCIE12篇,EI6篇,C20余篇,核心期刊80余篇(详见图2);在省级以上出版社出版教材及专著18部(详见图3;各重点学科共获批专利30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5项、外观设计专利3(详见图4)。

四、学术交流方面,各重点学科共举办学术报告52场,其中“神禾大讲堂”16场次(详见图5);受邀参加国际、国内会议共64场次(详见图6,7)。

 

 

 

 

附:重点(扶持)学科中期考核表汇总

 

 

汇总说明:

1)柱形图绘制的依据是根据文件要求,统计的全校重点学科及重点扶持学科的高级别的项目,获奖等科研成果。

2)表格绘制的依据是根据各重点学科及其重点扶持学科上报的中期考核表中的内容进行的统计。